健康去哪儿
健趣网登录 关闭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选疾病:
当前状态:
希望了解:

剥脱性皮炎型药疹

发布日期:2014-10-16 02:09:28 浏览次数:1600

大多数都具有引起药疹的性,其中包括中草,但以抗原性较强者引起的最多。多为鲁米那,磺胺类,保泰松,苯妥英钠,对氨基苯甲酸,链霉素,金、砷等重金属。如羟吡唑嘧啶、甲氧噻吩头孢菌素、甲氰咪胍、氯喹、异烟肼、硫酰脲等亦可引起。此外,对患有先天过敏性疾病的机体及器官患有疾病的,发生药疹的性大。

剥脱性皮炎型药疹 -

临床表现

多由常由磺胺类,巴比妥类,抗癫痫药(如苯妥英钠,卡马西平等)解热镇痛类,抗生素等药引起,此型药疹多是长期用药后发生,首次发病者潜伏期约20日,有的病例是在麻疹样,猩红热样或湿疹型药疹的基础上,用药或不当所致,皮损初呈麻疹样或猩红热样,逐渐,融合成全身的弥漫性潮红,肿胀,尤以面部及手足为重,可有丘疱疹水疱,伴糜烂,少量渗出,2-3周,皮肤红肿渐消退,全身出现鳞片状或落叶状脱屑,手足部则呈手套或袜套状剥脱,头发,指(趾)甲可脱落,病愈后再生,口唇和口腔粘膜红肿,或出现水疱,糜烂,疼痛而进食,眼结膜充血水肿畏光,分泌物增多,重时可发生角膜溃疡,全身浅淋巴结常肿大,可伴有支气管肺炎,性肝炎,外周血细胞可提高或降低,甚至出现粒细胞缺乏 。

剥脱性皮炎型药疹 -

检查诊断

常规:

1.血常规;

2.尿常规;

3.生化全项。

剥脱性皮炎型药疹 -

治疗措施

病程较长,如未及时停用致敏及积极,者常因全身衰竭继发感染而死亡。

来源网址
用户的评价 浏览量:
1600
次 | 评论:
1
条 | 好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