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去哪儿
健趣网登录 关闭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选疾病:
当前状态:
希望了解:

先天性髋关节脱位如何治疗才是最好的方法呢

发布日期:2014-11-27 22:57:07 浏览次数:1600

先天性髋关节脱位(CDH)是小儿比较常见的先天性畸形之一,以后脱位多见,出生时即存在,女多于男,约6:1,左侧比右侧多一倍,双侧者较少。临床强调早期治疗,婴幼儿期治疗最佳,年龄越大效果越差,因此早期发现、及时治疗是最关键的。一般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手术治疗恢复快,治愈机率高。

CDH的病因分析

CDH病因较多,其中包括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及产后因素等。一般认为白种人发病率高,黑种人低;中国北方发病率高,南方发病率低;女孩发病率高,男孩发病率低。分娩后习惯后背背孩子的国家和地区,发病率明显降低。可以看出保持髋关节处于蛙位外展姿势,有利于股骨头指向髋臼,使头臼同心,对于稳定髋关节十分有利。

手术的选择

CDH的治疗目的是获得同心圆对位的、稳定的、具有良好功能的髋关节。出生后0~18个月是髋臼发育的最佳阶段,若早期治疗纠正畸形,髋关节会随生长而正常发育,逐渐恢复正常的解剖结构。如果早期治疗失败或者错过最佳治疗阶段的儿童,则需要通过手术来达到复位的目的。手术方式需根据患儿病情来决定,如年龄小、骨骼畸形不严重的一般采用单纯的切开复位方法,对于骨骼严重畸形的复位同时应对髋臼、股骨近端进行纠正,使髋关节达到正常的生理解剖功能,以利于髋关节的稳定性。

组合术式的优点

清理软组织,以利于股骨头复位并减轻髋关节内压力,预防股骨头坏死。股骨近端旋转短缩截骨可以纠正前倾角和减轻股骨头的压力。针对髋臼顶或前、后的缺口,将髋臼以髂骨Y型软骨为支点,向前、外、下翻转,手术操作简单,也不破坏患儿下腹壁的肌肉完整性,从而减小了手术创伤。在对髋臼上缘成形时,注意截骨的高度、方向、截骨块下压角度,应在髋臼上1.0~1.5cm处顺髋臼的轮廓弧行股骨,边截边向下压,其深达Y形软骨中心,但不伤及软骨以免影响发育。增加了髋关节相应软骨的负重面,从而增加了髋关节的稳定性。关节成形后,覆盖股骨头者仍为原来髋臼的软骨面,即透明软骨,无需再行关节面塑型,故此关节面更符合生物力学及生理特点。

需要注意的问题

术前半月必须行内收肌切断,股骨髁上持续骨牵引,单纯皮牵引是不够的,但内收肌切断不应太过彻底,只需将长收肌切断已经足够。无菌操作至为重要,因为石膏固定后,换药和切口观察较为困难,一旦发生感染,将前功尽弃,并可能导致严重并发症。另外,彻底止血是手术成功的关键,因为小儿对失血的耐受能力非常低下。

来源网址
用户的评价 浏览量:
1600
次 | 评论:
1
条 | 好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