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动脉损伤八例诊治经验
1.1 一般资料 本组8例,男7例,女1例;年龄19~36岁。致伤原因:刀伤3例,车祸伤3例,民用枪弹伤1例,医源性损伤1例。动脉损伤类型:完全断裂4例,动脉不完全断裂、血栓形成2例,手术吻合口血栓2次手术2例。动脉损伤部位:股动脉上段1例,中段4例,下段3例。受伤至手术时间:最短10小时1例,10~20小时2例,20~30小时4例,最长14天1例。
1.2 手术方法 4例完全断裂者2例行屈膝动脉端端吻合,2例行自体大隐静脉移值,移植静脉最长10cm。2例不完全断裂者,1例行动脉取栓修补,1例行取栓端端吻合。2例吻合口血栓2次手术者,1例端端吻合,1例行静脉移植。4例吻合动脉后即行小腿筋膜间隙切开减张,2例术后发生筋膜间隙综合征再次手术减张。
1.3 结果 4例经6个月~2年的随访肢体功能完全恢复。2例小腿肌肉部分坏死,经过多次清创植皮,创面愈合,小腿功能部分保留。1例伤后14天2次手术的患者,小腿肌肉未发生坏死,却残留腓总神经的不全麻痹,6个月仍未恢复。1例术后感染及小腿肌肉坏死严重,行截肢术。
股动脉损伤的早期诊断是及时修复和重建血管的关键,大部分病例的诊断并不困难。主要临床表现为远端动脉搏动消失,肢体苍白或发绀,伤肢明显肿胀,开放的伤口可有搏动性鲜血溢出,皮温较健侧明显降低。多普勒和皮温仪检查有参考意义,还可行动脉造影帮助诊断。关键是从损伤的机制出发,结合患者全身及局部情况做出诊断。高度怀疑动脉损伤者,手术探查也是一种重要的诊断方法。指端针刺挤压出血仅有50%的准确率,有报道四肢血管伤的病人中约22.2%远端仍有搏动[2]。因为下肢自臀部至膝关节侧支循环比较丰富,股动脉损伤而侧支循环未破坏的患者仍保留部分血供,有时可触及动脉搏动,所以不能完全依靠肢体远端的出血和动脉搏动而否认动脉损伤。本组均为诊断不及时或手术未成功,错过了手术的最佳时期。我们认为有以下情况者应高度怀疑股动脉损伤:①下肢的贯通伤或挤压伤;②休克纠正后肢体远端动脉搏动消失,皮温较健侧低,肢体肌肉麻痹;③大腿部受伤而小腿肿胀,筋膜间隙压力增高;④多普勒检查无动脉搏动,筋膜减压后动脉搏动未恢复。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