阑尾腺癌的治愈率是多少
2.转移途径 阑尾腺癌好发于阑尾根部所以易侵犯回盲部和结肠。转移途径主要有:①淋巴途径结肠型最常见,一旦肿瘤侵犯黏膜下层,则极易沿阑尾系膜淋巴结、回盲动脉淋巴结、右半结肠动脉淋巴结,甚至腹主动脉淋巴结转移②血液转移,可沿门静脉系统转移至肝脏,进一步转移至全身的组织和器官。③直接浸润和种植,可侵犯邻近肠系膜、盲肠、输尿管,甚至盆腹腔种植转移。黏膜型容易发生这种类型转移,术中可见数个至数百个大至鸡蛋,小至芝麻的胶冻样结节,常伴腹水发生腹腔转移的结肠型腺癌则主要是黏液腺癌,其次是分化性腺癌,多出现于晚期病人。
阑尾腺癌 临床表现
阑尾腺癌
1.腹痛与肿块 右下腹痛或右下腹包块是本病的主要表现。由于肿瘤使阑尾根部狭窄,甚至闭塞导致阑尾腔内分泌物排出受阻,黏液积聚。也可并发感染,使腔内压力增加出现类似阑尾炎表现。常被大网膜包裹,与周围组织粘连形成包块,因此术前易误诊为阑尾脓肿。
2.消耗症状 可表现恶性肿瘤的消耗症状,如消瘦、乏力、腹水、食欲下降等。
3.阑尾穿孔与肠梗阻 阑尾腺癌的穿孔率高,可达39%~55%。可能与该病发病隐匿误诊率高,确诊时肿瘤多较大,且阑尾管壁薄,管腔狭小,伸展性小腺癌又多发于近端而堵塞管腔,分泌物不能外排而压力增高致破裂穿孔当然也不排除是肿瘤侵犯结肠出现坏死崩解而穿孔。穿孔容易导致术后腹腔种植转移,但文献报道不会影响病人的预后。少数病例可伴肠梗阻。
1.阑尾穿孔 因阑尾管壁薄,管腔狭小,加之分泌物阻塞和肿瘤浸润,易并发阑尾穿孔临床可出现局部腹膜刺激症状,极易导致肿瘤细胞在腹腔的种植。
2.肠梗阻 黏膜型腺癌伴腹腔转移的病例,可因为肿瘤压迫或侵犯肠管导致机械性或功能性肠梗阻。若未能积极治疗,病人可因肠梗阻而死亡。
对年龄40岁以上,长期右下腹痛或无痛性包块,经抗炎、对症治疗没有好转或缩小甚至加重或增大,伴贫血、消瘦、甚至腹水者;或阑尾切除后伤口迁延不愈,甚至形成瘘管者应疑为本病可行X线钡灌肠、B超、CT等检查诊断。对术前不能获得病理诊断者,亦需剖腹探查。
本病症状无特异性,且容易误诊为急慢性阑尾炎或阑尾脓肿。常常因急性阑尾炎行手术时发现局部肿物而怀疑该病,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