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去哪儿
健趣网登录 关闭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选疾病:
当前状态:
希望了解:

痰火扰心证两证型的鉴别

发布日期:2014-11-09 20:11:34 浏览次数:1596

痰火扰心证:火热痰浊,上扰神明,心神昏乱而表现的神志障碍症状:神志不清躁狂谵语或少寐烦躁,狂暴不休。外感多由感受热邪,炼津为痰;内伤多由肝火痰热。

外感热病:外感温热病邪,火盛灼液成痰,上扰心窍,而出现的以壮热,痰涎壅盛,神志不清,甚则昏迷为主症的证候。

内伤狂病心火暴盛,或抑郁恼怒伤肝,气郁化火,火炼津液为痰,痰火上攻,神明逆乱而出现少寐烦躁,神志狂乱,怒而叫号为主症的证候。

病因

外感热病:外感温热病邪,在表不解,内传入里,炼液为痰,痰热内闭,逆传心包,蒙蔽心窍,此即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

内伤狂证:思虑过度,心阴暗耗,阴不制阳,心阳暴张;或过用温燥药物,伤阴化热,或情志不畅,郁而化火,灼耗津液,炼液为痰,痰火上扰,神明昏乱。张景岳认为:凡狂病多因于火,此或以谋为失志,或以思虑郁结,屈无所伸,怒无所泄,以致肝胆气逆,木火合邪,是诚东方实证也。此其邪乘于心,则为神魂不守,邪乘于胃,则为暴横刚强。故治此者,当以治火为先,而或痰或气,察其甚而兼治之。

病机

外感热病:邪热内盛,灼伤阴血,炼液为痰,蒙蔽心包,阻闭心窍,神明昏愦。多见于外感温热病的极期阶段,甚则邪热内闭,引动肝风,出现热极生风的病理转归。儿科常可见小儿急惊风,急惊之候,亦曰真搐此内挟实热,外感风邪,心家受热积惊,肝家生风发搐,肝风心火,二脏交争,血乱气并,痰涎壅盛,百脉凝滞,关窍不通,风气蕃盛,无所发泄,故暴烈也(《六科准绳》)。

内伤狂证:情志不遂,气郁化火,或突然受到一定强度的精神刺激,肝经火热,燔灼胃津,痰火互结,上扰心神,神明逆乱,乃致狂乱怒骂,躁动不休,正如《医学入门》所云:狂者此心火独盛,阳气有余,神不守舍,痰火壅成而言狂则专于下痰降火刘河间认为狂越,狂者,狂乱而无正定也;越者,乖越礼法而失常也。夫外清而内浊,动乱参差,火之体也,静顺清朗,准则信平,水之体也,由是肾水主志,而水火相反,故心火旺,则肾水衰,乃失志而狂越也况五志所发,皆为热,故狂者,五志间发,但怒多尔。狂证若反复发作,肝火日盛,火盛耗阴,气阴二伤,心阴渐损,虚火上扰,形成气阴俱不足的病理转归。正如《傅青主男科注释》所云:更有终年狂而不愈者,或拿刀杀人,或骂亲戚,不认儿女,见水大喜,见食大恶,此乃心气之虚,而热邪乘之,痰气侵之也。

更多有关中医诊断内容,请点击查看【中医诊断】专题栏目

来源网址
用户的评价 浏览量:
1596
次 | 评论:
1
条 | 好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