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去哪儿
健趣网登录 关闭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选疾病:
当前状态:
希望了解:

管好嘴巴远离痛风 拒绝高嘌呤

发布日期:2014-10-10 19:02:58 浏览次数:1595

大学毕业二十年同学聚会,当年英俊潇洒的小伙子,大多成了老板、经理、局长等,再看饭桌上的菜,多半都是海鲜。刘勇和老同学聚会,不喝酒面子和情感都过不去,可是吃的菜又都是海鲜,自己患有痛风,这啤酒真是不敢喝。可老同学还是不依不饶,啤酒不行换白酒,痛风喝白酒没事。刘勇只好倒了杯白酒。这时,在医院工作的女同学拦住他说痛风可不单单与啤酒有关……有同学问,何谓痛风?从何而来?又如何预防呢?

记者采访了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风湿科主任医师冯福海,他说:“痛风是由于嘌呤代谢障碍或尿酸排泄减少,其代谢产物尿酸在血液中积聚,因血浆尿酸浓度超过饱和限度而引起组织损伤的一种疾病。”

痛风第一次发作多数在夜间,症状开始时常为单个关节呈红、肿、热、痛与运动障碍,患者还可出现高热心悸疲乏厌食等症状。急性发作一般持续3天至10天,开始时每隔几个月或1到2年发作一次,随着年龄的增长,每年发作几次。在痛风反复发作后,会导致关节变形而难以活动。

在正常情况下,从饮食摄入的嘌呤和人体自身代谢生成的嘌呤会以尿酸的形式通过肾脏从尿中排出,“入”与“出”处于动态平衡中。而尿酸在体液中的溶解度较低,一旦尿酸这种“入”与“出”的平衡被破坏,尿酸盐结晶体即可沉积于关节、软组织、软骨及肾等处,从而导致关节炎、尿路结石及肾脏疾病,这时就会表现为痛风了。

据统计,20至40岁年龄组的痛风病人发病前,90%有经常大量饮酒和嗜好吃肉、动物内脏、海鲜等富含嘌呤类成分食物的习惯。另外,近八成的人体重超标。

当然,痛风的发病与多种因素有关,除了与“吃”关系最为密切,研究表明,中老年人、有痛风家族史者、长期用某些药物、体检发现血尿酸升高但没有痛风发作的人,也是痛风的高危人群,应积极采取以下措施加强防治。

嘌呤代谢紊乱是痛风发生的根源。啤酒、海鲜、烧烤、火锅这些饮食中都含有较高的嘌呤,特别在夏季,过量喝啤酒吃烧烤,容易引起痛风发作。建议多吃些碱性食物,如绿叶蔬菜等。已患有痛风者平时喝水时可放入适量小苏打。

肉是人们生活中少不了的食物。肉中含有很多嘌呤,痛风患者不要多吃。“不吃肉,喝肉汤可不可以呢?”一些患者有这样的疑问。冯福海说:“嘌呤易溶于水,熬肉汤时,肉中的嘌呤也被煮到了汤里,喝汤的危害比吃肉还大。”

治疗痛风的药有排酸药和抑酸药两大类。急性发作期的患者切不可乱用排酸药,排酸药使尿酸突然降低,会引起关节内的尿酸结晶表面释放不溶性的针状结晶,加剧疼痛,加重对关节的损害。

正确的治疗方法是服用抑酸药,如秋水仙碱。虽然秋水仙碱的副作用一直让患者不放心,但科学使用,可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冯福海建议,痛风急性发作时,患者可首次服用两片秋水仙碱,然后每两小时服用1片,直到疼痛得到控制,但总量不要超过6片,如果症状仍然无法缓解,要尽快就医。

在急性发作期,患者体内的尿酸过高,这个时候最好不要运动,以减少对关节及软组织的损伤,另外运动会加快人体水分的蒸发,促使尿酸在体内堆积。水是尿酸的溶解剂,又可促进尿酸排泄,防止尿酸结晶。

利尿剂是高血压患者常用的降压药,这类药物会降低肾脏排泄尿酸的能力,对于痛风患者而言,利尿剂能不用就不用。如果高血压情况严重,必须要用利尿剂时,一定要咨询医生,辅以调节尿酸的药物治疗,不能顾此失彼。

来源网址
用户的评价 浏览量:
1595
次 | 评论:
1
条 | 好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