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蛛网膜下腔出血有哪些特点
来源: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点击:更新时间:2010-12-21 10:15:51
导读:老年人蛛网膜下腔出血有哪些特点?蛛网膜下腔出血是各种原因引起的脑血管突然破裂,血液流至蛛网膜下腔的统称。它属于脑出血中风的一种特殊类型,临床将蛛网膜下腔出血分为自............
老年人蛛网膜下腔出血有哪些特点?蛛网膜下腔出血是各种原因引起的脑血管突然破裂,血液流至蛛网膜下腔的统称。它属于脑出血中风的一种特殊类型,临床将蛛网膜下腔出血分为自发性和外伤性两类。下面就由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专家为我们详细讲解老年人蛛网膜下腔出血有哪些特点。
本病诊断较易,如突发剧烈头痛及呕吐,面色苍白,冷汗,脑膜刺激征阳性以及血性脑脊液或头颅CT见颅底各池、大脑纵裂及脑沟中积血等。少数患者,特别是老年人头痛等临床症状不明显,应注意避免漏诊,及时腰穿或头颅CT检查可明确诊断。
1、老年人的蛛网膜下腔出血常由高血压和脑动脉硬化引起。起病比较缓慢,一般要几天才能达到高峰,诱因不明显,症状不典型。
2、老年人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膜刺激征常不明显,而以出血性休克为主,表现颜面苍白、四肢厥冷、口唇紫绀、血压下降、心率增快,腰穿为血性脑脊液。
3、意识障碍较重,而且年龄越大意识障碍越重,此与老年人弥漫性动脉硬化,脑功能减退,脑供血不足有关。
4、老年人蛛网膜下腔出血约有半数病例无明显头痛,这可能与出血量较少,出血速度较慢和老年人因疼痛阈较高,对头痛反应迟钝有关。
5、急性期精神症状多较显著,表现欣快、谵妄、幻听、幻视、定向力障碍及性格改变等。常被认为精神病。有的以抽风起病,被误认为癫痫。
6、老年患者由于脑萎缩,颅腔内容量相对较大,颅内压增高不明显,全脑症状相对较轻,呕吐者相对较少。
7、腰穿脑脊液压力增高并不多见,脑脊液中红细胞消失较慢,70%的患者在3周以上才消失。
血液进入蛛网膜下腔后、血染脑脊液可激惹对血管、脑膜和神经根等脑组织,引起无菌性脑膜炎反应。脑表面常有薄层凝块掩盖,其中有时可找到破裂的动脉瘤或血管。随进间推移,大量红细胞开始溶解,释放出含铁血黄素,使软脑膜呈现锈色关有不同程度的粘连。如脑沟中的红细胞溶解,蛛网膜绒毛细胞间小沟再开道,则脑脊液的回吸收可以恢复。
脑蛛网膜下腔出血后的病程及预后取决于其病因、病情、血压情况、年龄及神经系统体征。动脉瘤破裂引起的蛛网膜下腔出血预后较差,脑血管畸形所致的蛛网膜下腔出血常较易于恢复。原因不明者预后较好,复发机会较少。年老体弱者,意识障碍进行性加重,血压增高和颅内压明显增高或偏瘫、失语、抽搐者预后均较差。
以上是针对老年人蛛网膜下腔出血有哪些特点?做出的相关解答,建议出现了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病人要到专业的脑科医院确诊,因为蛛网膜下腔出血的诊治对医院和医生都有较高的要求。为了方便患者就诊,我院施行网络预约挂号服务,预约好以后相当于给你提前挂了一个号,避免来院看不到专家的情况,您可以在网站预约系统添加预约,或拨打免费热线:400-889-2219 查询、预约专家门诊。
本文地址: http://www.shnaoke.com/zwmxqcx/3856.html 转载请注明出处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