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头坏死中医治疗
股骨头坏死又称股骨缺血性坏死、股骨无菌性坏死,主要病因是由于骨的供血不足或中断引起的退行病变。是骨的有活力的成份(包括骨细胞、骨髓、造血细胞及脂肪细胞)的死亡所引起的病理过程。骨缺血坏死不仅只限于股骨头,而且由于股骨头负重,因此在其负重面积上日久会发生节段性的关节面塌陷,最后导致髋关节的退行性病变。
股骨头坏死属于中医学骨蚀、骨痹、骨极。如《素问长刺节论》中说病在骨,骨重不可举,骨髋酸痛,寒气至,名骨痹。中医认为机体体质虚弱,抗病能力低下,肝肾精血不足,致使骨质疏松,是股骨头缺血坏死的潜在原因。病变涉及肝、脾、肾。肾为先天之本,主骨生髓,肾健则髓生,髓满则骨坚。反之,则髓枯骨萎,失去应有的再生能力。肝主筋藏血与肾同源,二者荣衰与共,若肝脏受累、藏血失司,不能正常调节血量,血液营运不周,营养难济,是造成股骨头坏死的重要因素。脾主运血,脾失健运、无化气源,则筋骨肌肉皆无气以生。病变发生后,骨与软骨挫裂伤,气血不通畅,经脉瘀阻,血行障碍,肢体失去营养,再生和修复能力减退,因而产生本病。
病因股骨头坏死的古方中医病因:中医认为疾病的发生原因分为内因和外因,而且两者是相互作用的,内因是发病的根本,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是人体阴阳失去平衡、气血运行不畅而生疾病。先天不足、后天失养、劳累、外伤、失治误治均可引起本病的发生。
1、外伤所致 跌仆闪挫,或遭遇外来暴力打击,或致筋骨断裂,或为经脉瘀阻,或关节脱位,都可使髋部气血运行失畅而瘀阻,经脉不通,骨失所养而为髀枢痹、骨痿。《诸病源候论》谓:血气隔绝不能周荣,是也。髋部受损后,治疗不当或复位不良、固定不妥,进一步加重髋部脉络损伤,瘀血阻滞,或伤五脏气机而发本病。
2、六淫侵袭 六淫中风寒湿邪最易侵袭人体,其中尤以寒邪为著。寒为阴邪易伤阳气,寒性凝滞而收引,风寒邪侵袭髋部经络,气血不通,出现气滞血瘀,筋骨失于温煦,筋脉挛缩,屈伸不利,久之出现本病。
3、邪毒外袭 外来邪毒侵袭人体,红肿热痛,破溃不愈,疼痛挛缩,屈伸不利,久之则发生本病。
4、正气虚衰 先天之本为肾,肾藏精生髓主骨、肝主筋。脾胃为后天之本,主运化水谷而为气血生化之源。二者相互影响,若出现脾胃失调不能运化水谷,久之导致肝肾亏虚,髓海空虚,肾不能主骨生髓,骨髓不能充养,肝血不能荣筋导致关节活动不利。股骨头骨骺发育不良或髋臼发育不良,髋关节先天脱位,均可导致本病。
5 痰湿阻络 素体肥胖,过食肥甘厚腻,或者长期大量饮酒,致使脾失健运,水湿运化失常,湿困于脾土,久而化热生痰,且酒乃五谷之精所生,性大热有毒,长期大量饮酒之人,湿盛热亦盛。久之导致痰热互结流注关节,血脉不通筋骨失却营气充养,骨髓空而病。
6 药物滥用 长期服用大量激素,能引起气虚血滞,伤阴伤阳或脾肾阳虚导致筋骨失养而发病。
股骨头坏死的西医病因:
股骨头坏死的病因多种多样,比较复杂,常见于以下几种:
①创伤导致股骨头坏死。如外力撞击引起股骨颈骨折、髋关节脱位、髋关节扭挫伤等,创伤是造成股骨头坏死的主要因素。②药物导致股骨头坏死。大量或长期使用激素,导致了激素在机体内的积蓄而发病。③酒精刺激导致股骨头坏死。由于长期大量的饮酒而造成酒精在体内的蓄积,导致血脂增高和肝功能的损害。血脂的升高,造成了血液粘稠度的增高,血流速度减缓,使血液凝固性改变,因而可使血管堵塞,出血或脂肪栓塞,造成骨坏死。④风、寒、湿导致股骨头坏死。临床表现为髋关节疼痛、寒湿为甚、下蹲困难。⑤骨质疏松导致骨坏死。临床表现为下肢酸软无力、困疼、不能负重、易骨折。⑥扁平髋导致骨坏死。临床表现为行走鸭子步、下肢短、肌肉萎缩,行50米左右疼痛逐渐加重,功能受限等。⑦骨髓异常增生导致骨坏死。表现为患肢寒冷、酸痛、不能负重、易骨折、骨明显萎缩等。⑧骨结核合并骨坏死。表现为结核试验阳性,午后低烧、疼有定处、消瘦、盗汗、乏力等。⑨手术后骨坏死。在临床中骨移植、血管移植三年后、骨血供应不足而发生骨坏死。此外,还有气压性、放射性、血液病性疾病也会引发股骨头坏死。在以上诸多因素中,以局部创伤、滥用激素药、过量饮酒引起的股骨头坏死多见。其共同的核心问题是各种原因引起的股骨头的血液循环障碍,而导致骨细胞缺血、变性、坏死。
并发症
股骨头坏死可出现以下常见并发症:
股骨头坏死是一个复杂的病理过程,如早期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就会使股骨头塌陷,关节间隙变窄,最后导致骨关节炎,使病人髋关节功能障碍而致残致瘫。病人在遭受生理病痛的同时,还要遭受心理创伤的煎熬,也给家庭、单位和社会增添了沉重的负担。
后遗症
股骨头坏死的各期后遗症:
很多人对在治疗股骨头坏死后会不会留下后遗症十分关心。其实,出现后遗症主要是因为在早期没有发现或者发现后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所以股骨头坏死的预后和治疗时机密切相关。
Ⅰ期的后遗症
股骨头软骨下断裂,骨小梁与软骨分离,股骨头内多处裂缝样透亮带状改变,股骨头外形正常或基本正常。
Ⅱ期的后遗症
股骨头软骨下断裂,骨小梁与软骨分离,股骨头内多处裂缝样透亮带状改变,股骨头内多处片状或带状硬化性高密度骨质改变,股骨头塌陷、扁平肥大征像,骨小梁减少或消失,其垂直塌陷高度5mm,关节间隙2mm左右。
Ⅲ期的后遗症
股骨头骨质断裂,骨小梁消失或大部分消失,股骨头内多处大面积囊状透光改变,多处硬化性高密度骨质改变,股骨头严重塌陷变形、扁平肥大,其垂直塌陷高度5mm,关节间隙狭窄2mm以上或消失。
对于早中期的股骨头坏死的患者来说,一般在出现后遗症后,通过古方中医综合疗法都能治愈或是达到临床治愈的标准,对于晚期患者,有少数会出现轻度跛行的后遗症,但是这种跛行症状也会在半年或是一年内消失。
分型根据股骨头坏死的病因病机,在中医上一般分为以下几型:
1、气滞血瘀型
多见于股骨颈骨折复位不良,或骨折后6~18个月左右骨折虽然愈合,外伤致使髋关节局部气机不畅,脉络阻滞筋骨失于濡养,也会发生股骨头坏死,或见于其它原因引起的股骨头坏死,凡正气不虚,气机凝滞,瘀血阻络,以疼痛为主的股骨头缺血坏死均属此型。
主证:髋部胀痛或刺痛,痛处固定不移,久坐久卧后疼痛加重,适当活动后疼痛减轻,关节屈伸不利,舌质略暗,脉沉湿涩。
兼症:患侧臀部疼痛、或患肢膝关节部疼痛、或活动多时无力、易疲劳。行走疼痛、或跛行,或功能发生障碍,跛行更加严重,行走困难,肌肉明显萎缩,下肢无力。
2、气血两虚型
久病不愈,耗气伤血,气血亏虚。见于股骨头坏死晚期或退行性病,骨性关节炎较严重,或见于其它疾病服用激素股骨头变形较严重的,长期功能障碍,机体抵抗力很差,食纳不佳,以全身乏力伴有疼痛为主的病例。
主证:髋部钝痛,或有刺痛,长期功能障碍,跛行,或行动困难,甚则大部份时间卧床,有时疼痛沿大腿内侧向膝部放射,休息时疼痛不明显,活动后加重,病侧肌肉萎缩,面色苍白,唇甲淡白无华,气短乏力,舌淡苔薄白,脉细弱。
兼症:腰痛、或患肢膝关节部疼痛、或患肢畏寒、或活动无力、或酸痛、易疲劳,下肢无力。
3、肝肾阴虚型
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失养,肝肾阴虚,多见于先天髋关节发育不良,一般随着年龄增长逐渐发生股骨头坏死,常合并骨性关节炎,或髋关节脱位。
主证:髋部疼痛较轻,活动时加重,休息后减轻。患肢肌肉萎缩,自汗或盗汗,健忘失眠,五心烦热,舌红少苔,脉细数。
兼症:长期功能障碍活动困难,过度活动则疼痛加重,病情时重时轻。腰痛、或患肢膝关节部疼痛、或患肢畏寒、或活动多时无力、或酸痛、易疲劳,或跛行、或功能发生障碍,跛行更加严重,明显感到腿短,肌肉发生萎缩。
4、肾阳虚(兼有血瘀)型
多见于因某种病而使用大量激素者,或其他原因引起的股骨头坏死。实验研究证明,长期大量使用激素药物可导致免疫功能低下,可致肾阳虚。
主证:髋部钝痛,活动后加重,畏寒肢冷,腰膝酸软无力,跛行,精神萎靡,面色晃白或黧黑,舌淡白或淤有点,苔薄白或无苔,脉沉细弦涩。
兼症:遇热减轻,遇冷加重,腰痛、或患侧臀部疼痛、或患侧腹股沟疼痛、或患肢膝关节部疼痛、活动多时无力、或酸痛、易疲劳。行走疼痛或跛行,或功能发生障碍,跛行、行走困难、疼痛,肌肉萎缩,下肢无力。
5.阳气虚弱型(风寒湿邪侵袭)
多见于强直性脊柱炎或类风湿性关节炎伴股骨头坏死者,以关节变形疼痛,活动受限,僵硬为特点。
主证:疼痛时轻时重,髋关节僵硬不得屈伸,面色淡白,头昏耳鸣,畏寒,自汗出,腰腿酸软,小便清长,夜尿多,脉沉细弱,舌质淡,苔薄白。
兼症:腰背疼痛、或患侧臀部疼痛、或患肢膝关节部疼痛、或患肢畏寒、或活动多时无力、或酸痛、易疲劳。行走疼痛、或跛行,或功能发生障碍,行走困难疼痛,肌肉发生明显萎缩,下肢无力、畏寒,下蹲困难,外展内收困难。
6、气虚血瘀型
多见于中老年股骨颈骨折后股骨头坏死,经过一年以上骨折愈合或未愈合及其它原因引起的股骨头坏死中期或晚期患者,正气虚无力行血,以功能障碍和疼痛为主的病例。
主证:中老年人有股骨颈骨折病史,髋关节疼痛、功能障碍、下蹲困难、或跛行、行走困难、疼痛,肌肉萎缩,下肢无力。面色无华,少气懒言,舌质暗,苔薄白,脉细弱而涩。
兼症:患侧臀部疼痛、或患肢膝关节部疼痛、或活动多时无力、或酸痛、易疲劳。
股骨头坏死的分型根据坏死部位的范围大小和形状分为六类,具体如下:
(1)股骨头全部坏死。较少见,是指股骨头从关节边缘起全部坏死。头下型股骨颈骨折常常可以引起全头坏死。
(2)股骨头锥(楔)形坏死。最多见。正常股骨头分为中心持重区和内、外无压区。头中心锥形坏死即为持重区骨坏死。
(3)股骨头顶半月状坏死。发生率很高,骨坏死发生于股骨头的前上方,死骨呈半月状,髋关节蛙式外展位X线照片显示最为清楚。
(4)股骨头灶性骨坏死,是最轻的。这一类型一般不发生股骨头塌陷。
(5)股骨头核心性坏死。
(6)非血管性骨坏死。
中医治疗
股骨头坏死的中医治疗方法:
1、气滞血瘀型
多见于股骨颈骨折复位不良,或骨折后6~18个月左右骨折虽然愈合,外伤致使髋关节局部气机不畅,脉络阻滞筋骨失于濡养,也会发生股骨头坏死,或见于其它原因引起的股骨头坏死,凡正气不虚,气机凝滞,瘀血阻络,以疼痛为主的股骨头缺血坏死均属此型。
主证:髋部胀痛或刺痛,痛处固定不移,久坐久卧后疼痛加重,适当活动后疼痛减轻,关节屈伸不利,舌质略暗,脉沉湿涩。
兼症:患侧臀部疼痛、或患肢膝关节部疼痛、或活动多时无力、易疲劳。行走疼痛、或跛行,或功能发生障碍,跛行更加严重,行走困难,肌肉明显萎缩,下肢无力。
法则:行气活血,祛瘀止痛,血府祛瘀汤加减。
2、气血两虚型
久病不愈,耗气伤血,气血亏虚。见于股骨头坏死晚期或退行性病,骨性关节炎较严重,或见于其它疾病服用激素股骨头变形较严重的,长期功能障碍,机体抵抗力很差,食纳不佳,以全身乏力伴有疼痛为主的病例。
主证:髋部钝痛,或有刺痛,长期功能障碍,跛行,或行动困难,甚则大部份时间卧床,有时疼痛沿大腿内侧向膝部放射,休息时疼痛不明显,活动后加重,病侧肌肉萎缩,面色苍白,唇甲淡白无华,气短乏力,舌淡苔薄白,脉细弱。
兼症:腰痛、或患肢膝关节部疼痛、或患肢畏寒、或活动无力、或酸痛、易疲劳,下肢无力。
治则:补气养血,健脾和胃。
3、肝肾阴虚型
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失养,肝肾阴虚,多见于先天髋关节发育不良,一般随着年龄增长逐渐发生股骨头坏死,常合并骨性关节炎,或髋关节脱位。
主证:髋部疼痛较轻,活动时加重,休息后减轻。患肢肌肉萎缩,自汗或盗汗,健忘失眠,五心烦热,舌红少苔,脉细数。
兼症:长期功能障碍活动困难,过度活动则疼痛加重,病情时重时轻。腰痛、或患肢膝关节部疼痛、或患肢畏寒、或活动多时无力、或酸痛、易疲劳,或跛行、或功能发生障碍,跛行更加严重,明显感到腿短,肌肉发生萎缩。
治则:滋阴补肾,强筋壮骨。
4、肾阳虚(兼有血瘀)型
多见于因某种病而使用大量激素者,或其他原因引起的股骨头坏死。实验研究证明,长期大量使用激素药物可导致免疫功能低下,可致肾阳虚。
主证:髋部钝痛,活动后加重,畏寒肢冷,腰膝酸软无力,跛行,精神萎靡,面色晃白或黧黑,舌淡白或淤有点,苔薄白或无苔,脉沉细弦涩。
兼症:遇热减轻,遇冷加重,腰痛、或患侧臀部疼痛、或患侧腹股沟疼痛、或患肢膝关节部疼痛、活动多时无力、或酸痛、易疲劳。行走疼痛或跛行,或功能发生障碍,跛行、行走困难、疼痛,肌肉萎缩,下肢无力。
5.阳气虚弱型(风寒湿邪侵袭)
多见于强直性脊柱炎或类风湿性关节炎伴股骨头坏死者,以关节变形疼痛,活动受限,僵硬为特点。
主证:疼痛时轻时重,髋关节僵硬不得屈伸,面色淡白,头昏耳鸣,畏寒,自汗出,腰腿酸软,小便清长,夜尿多,脉沉细弱,舌质淡,苔薄白。
兼症:腰背疼痛、或患侧臀部疼痛、或患肢膝关节部疼痛、或患肢畏寒、或活动多时无力、或酸痛、易疲劳。行走疼痛、或跛行,或功能发生障碍,行走困难疼痛,肌肉发生明显萎缩,下肢无力、畏寒,下蹲困难,外展内收困难。
治则:扶正固本,祛湿通络。
6、气虚血瘀型
多见于中老年股骨颈骨折后股骨头坏死,经过一年以上骨折愈合或未愈合及其它原因引起的股骨头坏死中期或晚期患者,正气虚无力行血,以功能障碍和疼痛为主的病例。
主证:中老年人有股骨颈骨折病史,髋关节疼痛、功能障碍、下蹲困难、或跛行、行走困难、疼痛,肌肉萎缩,下肢无力。面色无华,少气懒言,舌质暗,苔薄白,脉细弱而涩。
兼症:患侧臀部疼痛、或患肢膝关节部疼痛、或活动多时无力、或酸痛、易疲劳。
治则:益气补血,活血化瘀。
预防股骨头坏死的功能锻炼
患者在被诊断为股骨头坏死后,医生都会让其患肢限制负重,卧床休息。在保守疗法中,股骨头坏死靠修复就需1年到3年的时间,修复快者只需半年。然而长期不负重卧床休息,是不易实行,也不提倡的。功能锻炼可防止废用性的肌肉萎缩,是促使早日恢复功能的一种有效手段。功能锻炼应以自动为主,被动为辅,由小到大,由少到多,逐步增加,并根据股骨头缺血坏死的期、形、髋关节周围软组织的功能受限程度以及体质,选择适宜的坐、立、卧位锻炼方法。
①坐位分合法:坐在椅子上,双手扶膝,双脚与肩等宽,左腿向左,右腿向右同时充分外展,内收。每日300次,分34次进行。
②立位抬腿法:手扶固定物,身体保持竖直,抬患腿,使身体与大腿成直角,大腿与小腿成直角,动作反复。每日300次,分3-4次进行。
③卧位抬腿法:仰卧,抬患腿,使大小腿成一直线,并与身体成一直角,动作反复。每日100次,分3-4次进行。
④扶物下蹲法:手扶固定物,身体直立,双足分开,下蹲后再起立,动作反复。 每日枷次,分34次进行。
⑤内旋外展法:手扶固定物,双腿分别做充分的内旋、外展、划圈运动。每日300次,分34进行。
⑥坚持扶拐步行的训练或骑自行车锻炼。
禁忌古方中医告诉股骨头坏死患者的饮食宜忌:
宜:牛奶、奶制品、羊肝、猪肝、虾皮、豆类、海藻类、鸡蛋类、酸奶、鱼肝油、富含维生素的果蔬。
忌:高脂肪食物(如牛肉、猪肥肉等)以及过于酸、碱、咸的食物和人工合成的食物、腌渍类食物、油煎油炸食物,食甜味食品,如甜饼、甜点心、糖果、冰激凌、巧克力等,少食胡椒、棘椒,并忌食或少食西红柿、菠菜、苋菜、茭白、茄子、土豆等,忌饮酒类和碳酸性饮料,少饮浓茶及咖啡,忌食贝壳类、干果、有味精添加剂和防腐剂的食品。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