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去哪儿
健趣网登录 关闭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选疾病:
当前状态:
希望了解:

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

发布日期:2014-10-15 10:44:38 浏览次数:1615

肛门直肠畸形的发生

华西医院儿外科杨纲

大于每5000个新生儿中有一例肛门直肠畸形,男性比例稍高,病因尚不清楚。在有些病人中可发现一些环境异常因素或药物影响,但并不确切。在排便过程中,粪便通过大肠和直肠有肛门排出,肛管的神经能感受到排便的需要并支配肌肉的活动,这些肌肉控制着排便的过程。肛门直肠畸形患儿的这些神经和肌肉也存在不同程度的发育异常。

l肛门开口狭窄或位于正常位置的前方

l肛门开口处有膜覆盖

l直肠与肛门不相通

l直肠末端与泌尿道或生殖道相连,相通的管道称为“管”,没有肛门开口

肛门直肠畸形的类型和严重程度不同,发生的问题也不同:

l如果肛门狭窄或开口于正常位置的前方,患儿会发生排便困难,引起便秘和排便不适

l如果肛门处有膜覆盖,患儿在手术前不能排便

l如果直肠不与肛门相通并且没有瘘管(与生殖道或泌尿道的异常连接),则无法排便,导致肠梗阻

l当直肠与肛门无相通,但有瘘管存在时,粪便可能通过瘘管排出,可能引起泌尿系统感染。

大约50%的患儿有其他合并问题,包括:

l脊柱畸形,如半椎体,椎体缺失,脊髓栓系

l肾脏和泌尿系畸形,如马蹄肾,重复肾

l先天性心脏病

l气管食管畸形

l肢体(特别是前臂)畸形

l唐氏综合征,先天性巨结肠,十二指肠闭锁

出生后通过体检就可发现肛门开口和位置的异常。为了进一步明确畸形的类型和有无合并畸形,可能需要作其他检查:

l腹部X片,可以粗略判断直肠的解剖异常(闭锁位置“高”或“低”),同时也了解有无脊柱和骶骨的畸形

l腹部超声和脊柱超声:检查泌尿系统和脊柱,也可帮助了解有无脊髓栓系。脊髓栓系可能导致神经系统的症状,如生长过程中出现失禁和下肢无力

l超声心动图:了解有无先天性心脏病

l磁共振(MRI):用于部分病人,诊断脊髓栓系或其他脊柱畸形。也可帮助了解盆腔肌肉和结构。

治疗方法的选择决定于肛门直肠的类型、合并畸形的存在及患儿的一般情况。绝大多数患儿都需要手术。

l直肠会阴瘘

直肠会阴瘘的患儿需要行经会阴肛门成形术,将肛门移至正常位置(位于括约肌范围内)

l肛门直肠畸形无合并瘘或合并泌尿、生殖道瘘管

肛门直肠畸形无合并瘘的患儿可能需要接受一次或数次手术。一般先接受结肠造瘘术。结肠造瘘时,需要将结肠离断,并将两个断端通过腹壁的一个小切口提出,近侧断端用于排出大便,远侧断端用于排出下方肠道内的粘液。接受造瘘术后,在下次手术前进食和生长发育不受影响。粪便的转流使得将来重建手术后发生感染的可能性降至最低。

造瘘口需要特殊的护理,但并不困难,医护人员会对家长进行详细的指导。

第二次手术将会重建肛门,手术切口一般位于臀部的中线。有些患儿的直肠末端位于相对较高的位置,可能会开腹或使用腹腔镜辅助手术。

进行肛门成形术的同时不会封瘘,粪便将仍然从造瘘口排出,以保证手术区域不受粪便污染,伤口顺利愈合,并通过扩肛使肛门达到合适的大小。

手术后数周,所有病人都要在医生指导下开始扩肛,以保证新建肛门的大小足以顺利排便。

第二次手术后,医生将根据情况选择封闭造瘘口的时间,多数是2-3个月以后。关闭造瘘口,大便将从肛门排出。在术后早期,大便次数可能较为频繁,应注意尿布疹和肛周皮肤糜烂的发生。数周后,大便次数逐渐减少,大便变干。此时,仍应坚持扩肛数月。

有些婴儿术后可能发生便秘,可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有时还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缓泻剂。

对于严重便秘的患儿,甚至需要规范的使用泻剂、灌肠和训练。

排便训练一般开始于3岁左右。相对于正常儿童,肛门直肠畸形患儿获得大便控制能力更晚,有些类型的病变可能使得患儿不能很好的控制排便。

直肠会阴瘘患儿一般都可获得良好的控便能力。而在更为复杂的畸形,患儿可能需进行长期的治疗或指导,以控制排便或预防便秘,这些病人应经常到门诊复查。

来源网址
用户的评价 浏览量:
1615
次 | 评论:
1
条 | 好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