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去哪儿
健趣网登录 关闭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选疾病:
当前状态:
希望了解:

即时求助原创两侧茎突过长综合症

发布日期:2014-10-04 07:42:18 浏览次数:1595

①远端伸向内、前、下方,呈弯曲状,伸向扁桃体窝或其附近,出现咽异物感,如压迫神经末梢,可出现咽部疼痛,亦可因茎突长度和偏斜角度不同而影响有关肌肉、韧带或其它神经出现相应的刺激症状。

②过长茎突压迫颈部动脉影响血液循环,引起相应区域疼痛或耳痛、耳鸣。过度向内偏斜者多压迫颈内动脉,过度向外偏斜者多压迫颈外动脉。最有效的治疗方法就是手术截短过长的茎突,但茎突解剖毗邻关系较复杂,摘除截断部分需要将其远端完全分离,容易损伤周围组织。而采用茎突骨折法,只需小范围分离、显露茎突,将其骨折后不予取出,此方法损伤小,手术时间短,病人痛苦小,其茎突骨折断端因有周围组织包绕,不会脱落、掉进组织间隙。通过追踪随访,病人术后无任何不适感觉。

突过长症亦称茎突综合征或Eagle综合征,常见的症状有:咽部疼痛,咽异物感,颈动脉压迫症状,反射性咳嗽张口困难,耳鸣,咽部麻木等。治疗方法常规采用茎突截短术。

茎突过长综合征是指头颅骨板的后份内侧有细长的茎突,伸向前下方,一般长度为2~3cm,超过此长度,即为茎突过长。其过长容易引起咽部异物感、舌根疼痛不适、不典型颌下疼痛、咽部疼痛、头颈部痛等一系列症状。临床上极易误诊、漏诊。

临床诊断:症状:患者长期有咽部异物感、咽部疼痛、不典型颌下疼痛、头颈部不适等症状,排除了咽炎扁桃体炎舌咽神经痛咽异感症、围绝经期综合症征疾患,体征:指症,扁桃体后方可膜到一硬结,再有全景曲面体层X线片证实茎突过长,可诊为茎突过长综合征。

治疗:应手术。

茎突是舌骨链的一部分,它来自Reichart软骨的第二支弓部,它有4个分开的胚胎部分:① 鼓舌部;② 茎舌部;③ 角舌部;④ 舌骨下部。茎突起于颞骨下茎乳孔的前内方,呈细圆柱状,远端伸向内、前下方,自根部向尖端逐渐变细,多数较直,少数可有弯曲,正常人茎突长度差异较大,按文献不同报道,茎突的正常长度为2.5~3.0cm。正常的茎突尖部通常位于颈外动脉和颈内动脉之间,恰好位于分叉之上,更偏于颈外动脉,与颈外动脉关系密切。颈内动脉、颈内静脉及伴随,舌下神经、迷走神经和舌咽神经位于其内侧,容量刺激邻近血管神经,这是茎突过长引起症状的解剖基础。

现在有以下几种理论可解释茎突过长病理变化:① 部分或全部茎突韧带骨化。茎突的一部分发育成茎突舌骨韧带,若有额外骨化中心,则韧带部分骨化亦可致茎突过长,若韧带全部骨化,则称为茎突舌骨韧带骨化(或钙化),与舌骨小角呈骨性愈合,骨化中间亦可形成假关节;② 茎突胚胎连接成份的异常骨化;这可解释茎突的弯曲和许多茎突韧带附着处新骨的形成,这种理论基于组织学的证据,在韧带附着的附近骨膜下见细胞的化生改变;③茎突软骨成份的存留连接到颞骨,然后骨化成骨。

该病起病缓慢,病史长短不一,常有扁桃体区、舌根区疼痛,常为单侧,多不剧烈,可放射到耳部或颈部,吞咽时加重。咽异物感或梗阻感较为常见,多为一侧,吞咽时更为明显,有时在讲话、转头或夜间加重。也可引起咳嗽、当颈动脉受到压迫或磨擦时,疼痛可从一侧下颌角向上放射到头颈部或面部。有时可有耳鸣、流涎失眠神经衰弱的表现。

查体:触诊扁桃体区可扪到坚硬条索状或刺状突起,患者可诉此处为不适之处,并可诱致咽痛或咽痛加重。多为单侧过长。茎突X线片常显示其长度过长,或有偏斜、弯曲等情况。

凡年龄在20岁以上,有咽痛、咽异物感,兼有颈部痛、耳痛、头痛者应想到此病,并行触诊及摄茎突片,必要时可行扁桃体手术探查。此病需与咽炎、舌咽神经炎、舌咽神经痛、茎突骨折等病相鉴别。

手术治疗为主。一般病人无感觉或者说感觉并不很重时可不手术治疗。只有症状很重,迫切需要治疗者方行手术。手术方法有两种:经口咽切短茎突术及颈外手术方法。手术后症状消失时间、次序不一,一般咽部疼痛及异物感消失较快,而头痛、耳痛、耳鸣、头晕消失时间有时较慢,有的需1--6月才消失

[ 本帖最后由 xglls2006 于 2006-10-9 12:45 编辑 ]

来源网址
用户的评价 浏览量:
1595
次 | 评论:
1
条 | 好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