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去哪儿
健趣网登录 关闭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选疾病:
当前状态:
希望了解:

预防空巢综合症

发布日期:2014-11-04 00:21:06 浏览次数:1595

2013年的七月国家以法律的形式把瞻仰老人作为触犯法律论处!在这里再次把【常回家看看,预防“空巢综合症】发表在网络上供大家参考——

现代都市繁忙的工作,快节奏的生活,使得已成家的儿女们常常无暇顾及老年父母,更谈不上与父母聊天、沟通。其实这种精神(心理)赡养是老年人最大的需要,尤其是那些适应能力比较差、想不开或刚退下来的老人,由于缺乏必要的精神赡养,容易出现长久的悲痛、沮丧、郁郁寡欢、万念俱灰的情绪,甚至产生厌世自杀的念头。未收录医院心身疾病科马肇禹

据江西省进贤县报道,一位名叫晏忠民的七旬老人,因为孤独向儿子提出种种“不合理”要求,目的是要“逼”儿子回家看看他,为此他以“赡养费”的名义到法院起诉儿子,希望通过法院“强制”儿子回家。当他的愿望落空后,竟在法庭自杀,以极端的方式痛诉对亲情的绝望。这起被称为“赡养第一爆”的个案,以一种恐怖的方式向社会提出了一个紧迫的课题:在财富日渐丰富、保障逐步完善的当今,关注老年人的精神状态,加强对老年人的“精神赡养”已经变得刻不容缓。

有关资料显示,目前我国老年人已经达到1.26亿,而且每年还在以3%的速度增长。特别是“空巢”家庭的老年人——那些无子女和子女不在身边的老年人,由于他们大多远离社会,有的已成为被社会遗忘的角落。目前我国老年人的“空巢”率已经达到26.4%,而且这个数字正随着高龄化的到来而不断扩大。有报道说:“空巢”现象有低龄化的趋势。这些老人“出门一把锁,进门一盏灯”,孤独感充满了他们的暮年。

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当人在“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等基本需要满足后,就会追求“相属关系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等较高层次的需要。目前,我国进入了初步的小康社会,老年人的吃饱穿暖问题已经基本上解决,于是,随之而来的关心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满足老年人更高层次的精神需要的问题就显得日益突出。《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十一条明确规定:赡养人应当履行对老年人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义务,照顾老年人的特殊需要。显然,“赡养”的理念包含了经济赡养和精神赡养两个方面。

可是,就目前我国国情看,与“经济赡养”比起来,“精神赡养”他形式的帮助所不能替代的。另一方面,有相当数量的子女在自身条件的限制和社会竞争的压力下,难以照顾老人,将来的独生子女更将强化这一事实。一首流行歌曲《常回家看看》唱出了天下父母的心愿,也唱出了天下子女的无奈。

对晏忠民来说,儿子对他的赡养费没有少给,并且还专门请了护理员照顾他的起居,这样的条件在现阶段的农村应该算是不错的。只是由于晏忠民脾气暴躁,难以与人共处及儿子忙于生意,才造成了晏忠民晚年的孤独和凄凉,以致产生了畸形的心态。

晏忠民的悲剧警示世人:老年人作为一个特殊群体,他们更需要亲情的抚慰和充实的精神生活。所以,晚辈不能以“工作忙”、“条件有限”为理由来推卸亲近老人、照顾老人、关爱老人的责任和义务另一方面,全社会也应当健全丰富老年人精神生活的机制和场所,让老年人老有所为、老有所寄、老有所乐。

有的老人变得思维迟钝、精神呆板、整天忧心忡忡、愁眉不展。心理学家把以上反常的心态以及由此引起的一系列生理、心理变化叫做“空巢综合症”,怎样预防“空巢综合症”呢?下面就谈及点建议:

防治疾病、预防为先

首先,老年人应认识到由于组织器官生理功能的减退,机体的抗病能力在下降,从而出现体弱多病是常见和普遍现象,对待自己身体的正确态度就是要树立防治疾病、预防为先的思想。但是又不必过于敏感,如果有了病就应及时治疗,以利康复。

上也可以得到一种青春焕发的感受。还可以通过养花、书法、绘画、写作等来填补生活的空白,增添生活的情趣。

二、正视现实、发挥余热

承认生理上的衰退这一客观事实,并能够正确对待、泰然处之。老人离退休后,有必要在单位或加庭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老年人经验多、阅历深,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仍然可以继续发挥作用,把自己余年中尚存的潜能发挥出来。这样不但有益于社会,也有益于老年人本身,使他们的内心世界变得充实起来。有利于克服或减少那种老朽感、颓废感和空虚感,减轻心理负担,享受美好人生。

三、情绪稳定、保持乐观

中医强调“七情不调生百病”,有“大怒伤肝、悲忧伤肺、思虑伤脾、惊恐伤肾”的告诫。长时间的精神紧张及情绪波动均可以使精神愉悦,能增强生理功能,提高抗病能力,在平常生活中不如意的事是常有的,怒、忧、悲、恐等不良刺激鼻时而生。要创造两号心境,往往需要理智冷静,自我调节,才能“任我逍遥过百春”。

四、闲情逸致、其乐无穷

闲情逸致,指用一些高雅的兴趣爱好陶冶自己的志趣,以创造良好的心境,培养高尚的情操。前贤龚贤廷说:“诗书悦心、山林逸兴、可以延年”。这是老年人心理卫生的一格重要方面。到户外或公园进行一些自己喜欢的体育活动,练气功或打太极拳等,可以呼吸新鲜空气,促进血液循环,既有益于身体健康,在心理上也可以得到一种青春焕发的感受,还可以通过养花、书法、绘画、写作等来填补省活得空白,增添生活的情趣。

五、互敬互爱、家庭和睦 老年人的精神状态和家庭关系、家庭气氛息息相关。老年人要心胸豁达,不为家庭琐事烦恼,遇到家庭矛盾时,应善于克制和调节自己的情绪,不可过于激动和发怒。另一方面,晚辈则应充分理解老年人的心理状态,尽可能给予更多安慰、体谅、照顾及心理满足,让他们轻松愉快地欢度晚年。

原载《家庭医学》

来源网址
用户的评价 浏览量:
1595
次 | 评论:
1
条 | 好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