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胆道闭锁术后并发症及治疗
目前的社会环境造成我们感染先天性胆道闭锁的几率越来越大,先天性胆道闭锁时刻威胁着我们的身体健康,了解先天性胆道闭锁的知识对先天性胆道闭锁的预防治疗都有帮助。那么,先天性胆道闭锁的西医术后并发症及治疗 下面咱们一起解答吧。
(1)术后胆管炎:发生在术后1个月内的胆管炎,称早期胆管炎,危害最大。因为此时胆管上皮未与肠黏膜上皮愈合,发生炎症后原开放的胆管极易闭塞。患儿表现为不明原因的烦躁、拒食、腹胀,排出胆汁量减少,大便颜色变淡、发热、黄疸加深,白细胞增加等。此时要加大激素用量,更改抗生素。反复发作胆管炎在不能控制时,常因肝功能衰竭、或败血症死亡。超过3个月乃至数年后的胆管炎,称晚期胆管炎,表现为反复发生的发热、黄疸,严重因肝衰死亡。有此情况发生应早期考虑行肝移植。
(2)门脉高压症:①对Kasai术后门脉高压症发生时间的问题研究不多,有人报道对24例121次内镜检查,发现食管静脉曲张以1岁8个月~11岁7个月为多。食管静脉曲张是门脉高压的早期表现,故提出对Kasai术后1年的患儿应行内镜检查,作为随访的措施之一。②胆管炎与门静脉高压的相关因素方面不少作者发现,未患过胆管炎的患儿约8%发生食管静脉曲张。患过胆管炎的占58%,故上行性胆管炎与食管静脉曲张成正相关。因胆汁排泄中断再次手术后又生存下来的患者有100%发生门脉高压。还与术后黄疸消失速度有关,术后1个月血胆红素68.4mol/L者有70%出现门脉高压。③门静脉高压症的处理首先推荐内镜下注射硬化剂,此法可反复进行。合并脾亢可考虑做脾栓塞,亦可考虑做分流术。
(3)肝内胆管扩张:随着生存病例数增加,肝内胆管囊状扩张例数也会增多。临床表现为发热、黄疸、粪便颜色发白,通过B超和CT可做出诊断。共分为三型:单个孤立囊腔与周围没有交通支的属A型,孤立囊肿与周围有交通支属B型,多发性囊状扩张属C型。A和B型可通过B超下经皮囊肿穿刺置管引流或肝内囊肿空肠吻合术而治愈,而C型此治疗方法效果差,要考虑肝移植。
以上就是对先天性胆道闭锁的介绍,希望能帮到大家了解先天性胆道闭锁,患有先天性胆道闭锁一定要到正规外科医院就医,不要轻信土方、偏方 乱治先天性胆道闭锁。通过以上的介绍,大家对先天性胆道闭锁的西医术后并发症及治疗应该有所了解,最后祝患者早日康复。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