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心康胶囊治疗胸痹心痛198例临床观察
【摘要】
目的:观察保心康胶囊治疗胸痹心痛的效果。方法: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198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在服西药的基础上加服保心康胶囊,对照组全部服用西药治疗。结果:两组均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治疗组显效率50%,总有效率94.06%,对照组分别为35.55%和86.16%。治疗后两组的心绞痛发作次数均减少,但治疗组较对照组更显著(P
【关键词】 保心康.治疗应用;冠心病.心痛;中医药疗法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是冠状动脉狭窄阻塞导致心肌缺血性疾病,属于中医胸痹心痛的范畴,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缺血性心脏病患病率呈上升趋势,已在我国疾病死亡原因中占据第二位,因此积极开展对本病的防治研究是提高中老年人健康水平的重要工作。我院自制保心康胶囊针对临床缺血性心脏病(冠心病)属于中医胸痹心痛之证,以气阴两虚兼瘀血内阻为常见证型而组方。笔者自2001年4月~2006年4月对198例病人进行临床观察,现总结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病例来源:选择住院及门诊患者198例,均符合2000年中华医学会心血管分会关于不稳 定型心绞痛的诊断和治疗建议中的诊断标准,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118例,男67例,女51例。年龄45~75岁,平均年龄63.6岁。合并高血压65例,高脂血症41例,糖尿病14例,脑血栓4例;对照组90例,男53例,女37例。年龄46~75岁,平均年龄62.8岁。合并高血压46例,高脂血症42例,糖尿病8例,脑血栓3例。两组一般资料及心绞痛危险度分层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1.2 病例选择标准 (1)具有胸痹心痛之证,诊断明确,符合中医辨证气阴两虚兼有血瘀证者;(2)冠心病心绞痛每周发作2次以上;(3)心电图有缺血性改变(在R波占优势的导联上缺血性ST段下降或接近0.05mV)者,或运动实验阳性者;(4)年龄在45~75岁之间。符合上述条件者可纳入观察病例。
2 研究方法
2.1 分组方法 临床采用随机抽样对照方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2.2 服药方法 治疗组在服药前停服相关中成药及草药,服用保心康胶囊(药物组成:西洋参、太子参、丹参、蒲黄、瓜蒌、薤白、延胡索、赤芍、细辛、白芍、当归、生地、桃仁、红花、枳壳等)。由本院制剂室制作胶囊,批号:鲁药制字Z0920030131。每粒0.3g,5粒.次,日服3次。1个月为1个疗程。
2.3 观察项目 (1)观察并记录治疗前后胸痹心痛临床症状及舌脉变化的情况。(2)观察记录心绞痛发作时间、次数、程度、持续时间、诱发原因、硝酸甘油用量等治疗前后的变化。(3)观察记录心电图治疗前后的变化。
3 观察结果
3.1 疗效评定标准 参照1993年《中药新药治疗胸痹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制定的疗效评定标准进行评定,判定的主要项目为心绞痛发作情况、心电图改善情况及临床终点事件。显效:心绞痛发作消失,心电图明显改善,24h动态心电缺血总时间明显减少,无严重心脏事件;有效:心绞痛发作时间明显减少,程度明显减轻,心电图改善,24h缺血总时间减少,心脏事件减少;无效:未达到有效标准。3.2 胸痹心痛疗效 见表1、2。 表1 两组胸痹心痛疗效比较 表2 两组治疗后相关指标改善情况比较治疗后两组心绞痛发作次数均减少且治疗组较对照组更显著(P
4 病案举例
刘某,男,59岁。因胸痹心痛反复发作5年加重2个月,于2002年12月8日就诊。患者自诉5年前因生气或劳累等引发心前区疼痛,呈压榨性,伴面色苍白,出冷汗,每次持续3~5min缓解,每周发作1~3次,未予以重视,未进行系统规范化治疗。近2个月来胸痛发作次数增加,每周发作5~7次,平时感觉心 前区隐痛,心慌气短,胸闷、乏力,纳呆腹胀,口干不欲 饮。查:体温36.5℃,呼吸22次.min。血压165.75-mmHg,精神不振,毛发稀疏花白,形体适中,自主体位,查体尚合作,面色苍白无华,口唇紫绀,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罗音。心率90次.min,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软,肝脾肋下未触及。双下肢无浮肿,双肾区无扣击痛。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舌质暗红,边有齿痕,少苔,脉细涩。心电图示:有缺血性改变(在R波占优势的导联上,有缺血性ST段下降或者接近0.05mV)。中医辨证:气虚血瘀,脉络瘀阻。除其他常规治疗外,加服保心康5粒,日服3次。服药15d后,患者胸痛发作次数明显减少。1个月后精神转佳,平时未感心前区隐痛,心慌、乏力感消失,饮食、睡眠正常,舌质淡,脉弦细。继续服药2个月,症状基本消失,临床痊愈。
5 体会
冠心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胸痹心痛(冠心病)以心脏虚损为主,脏腑失衡是本病的根本原因。虚是指心脏虚弱,多因先天禀赋不足,素体发育不良,年老虚弱,久病耗伤,造成脏腑功能不足,不耐劳累,不胜邪侵而为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年四十,而阴气自半也,起居衰矣。年五十体重,耳目不聪矣,年六十阴痿,气大衰,九窍不利,下虚上实,涕泣具出矣。说明中老年人气阴不足是在不断发展着的,表现为心肾阴亏。肾阴亏,不能滋肝养心,水火失济;心之阴血不足,不能充盈脉络,心脉失养,脉络绌急而发病。气阴两虚贯穿在胸痹心痛(冠心病)的发生发展全过程,为其病机关键所在。
《灵枢厥病》篇云:真心痛,手足青至节,心痛甚。冠心病心绞痛属于中医胸痹心痛范畴。稳定期以本虚为主,发作期标实明显,属于本虚标实之证。常规给予静点能量合剂以营养心肌,口服硝酸脂制剂消心痛扩张冠状动脉及周围血管,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减少静脉回心血量,口服阻滞剂心得安阻断交感胺类对心率和心收缩力受体的刺激作用,协同缓解心绞痛的发作。在此基础上,拟方用中药制剂保心康胶囊内服。方中重用丹参、蒲黄、桃仁消瘀血,生新血,止痛祛瘀而不伤正。据现代药理研究证实,丹参有抗凝降脂,改善微循环,扩张冠状动脉等多重作用,且能促进缺血性心肌损伤细胞的修复。当归、延胡索、赤芍、生地、红花有活血化瘀、通脉止痛之效。瓜蒌、薤白、枳壳宽胸理气,振作胸中阳气。西洋参、太子参补气滋阴。气为血之帅,气行则血行。诸药合用,奏活血化瘀、理气止痛、宽胸通脉之功。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