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去哪儿
健趣网登录 关闭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选疾病:
当前状态:
希望了解:

胸痹心痛

发布日期:2014-11-24 19:26:48 浏览次数:1595

本病多发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表现为胸骨后或左胸发作性闷痛,不适,甚至剧痛向左肩背沿手少阴心经循行部位放射,持续时间短暂,常由情志刺激、饮食过饱、感受寒冷、劳倦过度而诱发,亦可在安静时或夜间无明显诱因而发病。多伴有气短乏力自汗心悸,甚至喘促,脉结、代。多数患者休息或除去诱因后症状可以缓解。

胸痹心痛之疼痛以胸骨后或心前区发作性闷痛为主,亦可表现为灼痛绞痛刺痛隐痛、含糊不清的不适感等,持续时间多为数秒钟至15分钟之内。若疼痛剧烈,持续时间长达30分钟以上,伴有面色苍白,汗出,肢冷,甚至旦发夕死,为真心痛的证候特征。本病舌象表现有舌淡红、谈胖、暗红,或舌有瘀点、瘀斑,舌下瘀筋,苔薄白或白腻、白滑、苔剥等;其脉象可呈现沉紧、沉细迟、细弦、弦涩、细缓、结、代、促、滑等。

1.年老体虚 本病多发于中老年人,年过半百,肾气渐衰。肾阳虚衰则不能鼓动五脏之阳,引起心气不足或心阳不振,血脉失于温煦,鼓动无力而痹阻不通;若肾阴亏虚,则不能滋养五脏之阴,可使心阴内耗,心阴亏虚,脉道失润;或心火偏旺,灼津成痰,痰浊痹阻心脉,发为胸痹心痛。

2.饮食不当 恣食肥甘厚昧,日久损伤脾胃,运化失司,聚湿成痰,上犯心胸清旷之区,清阳不展,气机不畅,心脉痹阻,造成本病;或痰浊久留,痰瘀交阻,亦成本病;或饱餐伤气,推动无力,气血运行不畅而发本病。

3.情志失调 忧思伤脾,脾虚气结,运化失司,津液不得输布,聚而为痰,痰瘀交阻,气血不畅,心脉痹阻,发为胸痹心痛。或郁怒伤肝,肝失疏泄,肝郁气滞,郁久化火,灼津成痰,气滞痰浊痹阻心脉,而成胸痹心痛。沈金鳌《杂病源流犀烛·心病源流》认为七情除“喜之气能散外,余皆足令心气郁结而为痛也”。由于肝气通于心气,肝气滞则心气乏,所以七情太过,是引发本病的常见原因。

4.寒邪内侵 素体阳虚,胸阳不振、阴寒之邪乘虚而入,寒凝气滞,胸阳不展,血行不畅,而发本病。《医门法律·中寒门》云:“胸痹心痛,然总因阳虚,故阴得乘之。”《诸病源候论》曰:“寒气客于五脏六腑,因虚而发,上冲胸间,则胸痹。”阐述了本病由阳虚感寒而发作,故天气变化、骤遇寒凉而易卒发心痛。

胸痹心痛的主要病机为心脉痹阻,其病位以心为主,然其发病多与肝、脾、肾三脏功能失调有关,如肾虚、肝郁、牌失健运等。本病的病理变化主要表现本虚标实,虚实夹杂。其可有气虚、阳虚、阴虚、血虚,且又可阴损及阳,阳损及阴,而表现气阴两虚、气血双亏、阴阳两虚,甚至阳微阴竭、心阳外越;标实为气滞、寒凝、痰浊、血瘀,且又可相互为病,如气滞血瘀、寒凝气滞、痰瘀交阻等。临床上常表现为虚实兼夹,如阴虚痰热互见,阳虚可兼痰钦等。发作期以标实表现为主,并以血瘀为突出,缓解期主要有心、脾、肾气血阴阳之亏虚,其中又以心气虚最为常见。

1.左侧胸膺或膻中处突发憋闷而痛,疼痛性质为隐痛、胀痛、刺痛、绞痛、灼痛。疼痛常可窜及肩背、咽喉、胃脘部等,甚者可沿手少阴、手厥阴经循行部位窜至中指或小指,并兼心悸。

2.突然发病,时作时止,反复发作。持续时间短暂,一般几秒至数十分钟,经休息或服药后可迅速缓解。

3.多见于中年以上,常因情志波动,气候变化,多饮暴食,劳累过度等而诱发。亦有无明显诱因或安静时发病者。

4.心电图应列为必备的常规检查,必要时可作动态心电图、标测心电图和心功能测定、运动试验心电图。休息时心电图明显心肌缺血,心电图运动试验阳性,有助于诊断。

若疼痛剧烈,持续时间长,达30分钟以上,含硝酸甘油片后难以缓解,可见汗出肢冷,面色苍白,唇甲青紫,手足青冷至肘膝关节处,甚至夕发旦死、旦发夕死,相当于急性心肌梗死,常合并心律失常心功能不全休克,多为真心痛表现,应配合心电图动态观察及白细胞总数、血沉、血清酶学检查,以进一步明确诊断。

1.辨疼痛发生部位 局限于胸膺部位,多为气滞或血瘀;放射至肩背、咽喉、脘腹,甚至臂儒、手指者,为虚损已显,邪阻已著;胸痛彻背、背痛彻心者,多为寒凝心肺或阳气暴脱。

2.辨疼痛性质 闷痛是胸痹心痛的临床常见表现,闷重而痛轻,兼见胸胁胀满,善太息,憋气,苔薄白,脉弦者,多属气滞;天阴加重,多唾痰诞,苔腻,脉弦滑或弦数者,属痰法为患;心胸隐痛而闷,因劳累而发,伴心慌气短乏力,舌淡胖嫩,边有齿痕,脉沉细或结代者,多属心气不足之症。疼痛为灼热疼痛,兼烦躁气粗,舌红苔黄,脉数有力者,为热邪犯心所致;若胸闷而灼痛阵发,痰稠,苔黄腻,脉弦数,为痰火所致;灼痛兼见心悸,眩晕,五心烦热口干盗汗,舌红少津,脉细而数者,属心阴不足,心火内炽,阴虚内热之证。绞痛是疼痛如绞,遇寒则发,或得冷加剧,伴有畏寒肢冷,舌淡苔白,脉细;若绞痛兼见四肢厥冷,脉细欲绝冷汗如油,则为阳虚暴脱危重之象。此外,剧烈绞痛,也可因劳累过度,七情喜怒,饮食饮酒等因素而诱发,不可皆以为寒邪或虚寒所引起。刺痛固定不移,痛有定处,夜间多发,舌紫暗或有瘀斑,瘀筋,脉涩或结代,由心脉瘀涩所致。隐痛时作时止,缠绵不休,动则多发,口干,舌淡红而少苦,脉沉细而数,常为气阴两虚表现。

3.辨疼痛程度 疼痛持续时间短暂,瞬息即逝者多轻,持续不止者多重,若持续数小时甚至数目不休者常为重症或危候。一般疼痛发作次数多少与病情轻重程度呈正比,即偶发者轻,频发者重。但亦有发作次数不多而病情较重的情况,必须结合临床表现,具体分析判断。若疼痛遇劳发作,休息或服药后能缓解者为顺证,若服药后难以缓解者常为危候。

针对本病病机表现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发作期以标实为主,缓解期以本虚为主的特点,其治则应补其不足,泻其有余。本虚宜补,权衡心脏气血阴阳之不足,有无兼见肝、脾、肾脏之亏虚,调阴阳补气血,调整脏腑之偏衰,尤应重视补益心气之不足;标实当泻,针对气滞、血瘀、寒凝、痰阻而理气、活血、温通、化痰,尤重活血通络治法。由于本病多为虚实夹杂,在发作期虽以标实为主,但常潜藏着本虚;在缓解期虽以本虚为主,但亦可兼见邪实,故治疗上当予补中寓通,通中离补,通补兼施,不可滥补、猛攻,当以补正而不碍邪,祛邪而不伤正为原则,至于补泻之多少,当根据临床具体情况而定,诚如张规《张氏医通·诸血门》中所云:“但证有虚中夹实,始有补中寓泻。从少从多之治法,贵于临床处裁。”同时,在胸痹心痛的治疗中,尤其在真心痛的治疗时,在发病的前三四天内,警惕并预估脱证的发生,对减少死亡率。提高治愈率更为重要。必须辨清证候之顺逆,一旦发现脱证之先兆,如疼痛剧烈,持续不解,四肢厥冷,自汗淋漓,神萎或烦躁,气短喘促,脉或速、或迟、或结、或代。或脉微欲绝等,必须尽早投之益气固脱之品。

方药:当归四逆汤。 方以桂技、细辛温散寒邪,通阳止痛;当归、芍药养血活血,芍药与甘草相配,有缓急止痛之功,通草入经通脉;大枣养脾和营。全方共成祛寒活血、通阳止痛之效。 若胸痛剧烈,心痛彻背,背痛彻心,病无休止,伴有身寒肢冷,气短喘息,脉沉紧或沉微者,为阴寒极盛,胸痹心痛重证,当用温通,予乌头赤石脂丸治疗。以乌头雄烈刚燥,散寒通络止痛;附子、干姜温阳逐寒;蜀椒温经下气而开其郁;恐方中药物过于辛散,配用赤石脂入心经而固摄收涩心之阳气。若痛剧而四肢不温,冷汗自出,即含化苏合香丸或冠心苏合香丸,芳香化浊,理气温通开窍,每获即速止痛功效。 由于寒邪容易侵袭阳虚之人,耗伤阳气,而阳虚又易感受外寒,产生阴寒之邪,故寒凝心脉时临床常伴阳虚之象,宜配合温补阳气之剂,以取温阳散寒之功,不可一味辛散寒邪,以免耗伤阳气之虞。

方药:柴胡疏肝散。 本方由四逆散(积实改枳壳)加香附、川芎、陈皮组成,四逆散能疏肝理气,其中柴胡与枳壳相配可升降气机,白芍与甘草同用可缓急舒脉止痛,加香附、陈皮以增强理气解郁之功,川芎为血中气药,故可活血且能调畅气机。全方共奏流调气机,和血舒脉功效。 若兼有脘胀、嗳气、纳少等脾胃气滞表现,可用逍遥散疏肝行气,理脾和血;苔腻者为气滞湿阻,合丹参饮,用丹参、檀香调气行瘀,砂仁化湿杨中。两方共奏疏调气机、理脾止痛之效。 若气郁日久化热,心烦易怒,口干,便秘,舌红苔黄,脉数者,用丹桅逍遥散疏肝清热,便秘严重者加当归芦荟丸以泻郁火。如胸闷心痛明显,为气滞血瘀之象,可合用失笑散,以增强活血行瘀、散结止痛之作用。 气滞心胸之胸痹心痛,可根据病情需要,选用木香、沉香、降香、檀香、延胡索、砂仁、厚朴、帜壳、枳实等芳香理气及破气之品,但只可暂用,不可久施,以免耗散正气。如气滞兼见阳虚者可选用佛手、香橡、金铃子等。

治法:通阳泄浊,豁痰开结。 方药:栝蒌薤白半夏汤加味。 方以栝蒌、薤白化痰通阳,行气止痛;半夏加厚朴、枳实,辛苦温行气滞而破痰结;加桂枝温阳化气通脉,配茯苓、甘草健脾利水化饮;用干姜、细辛温阳化饮,散寒止痛。全方加味共奏通阳化饮,泄浊化痰,散结止痛功效。 若患者痰粘稠,色黄,大便干,苔黄腻,为痰浊郁而化热之象,用黄连温胆汤加郁金清化痰热而理气活血,方以二陈汤的半夏、茯苓、橘红、甘草化痰理气,黄连、竹茹、枳实清泄痰热。加郁金以增强理气活血之力。如痰热兼有郁火或虚火旺者,为痰火闭阻心脉,可见心胸灼痛,心烦,口干,大便于结,苔黄腻,脉滑数,可以黄连温胆汤加海浮石、海蛤壳化痰火之胶结,加生地、麦冬、沙参治痰火之伤津,大便干结加生大黄或礞石滚痰九。若兼阳亢风动,风痰阻络,表现偏瘫、麻木、舌蹇、颤抖,当清热化痰熄风,用涤痰汤,方以温胆汤加胆星、菖蒲化痰熄风通窍,并酌选天竺黄、竹沥、生姜汁、僵蚕、地龙、天麻等清热化痰熄风之品。由于痰浊粘腻,阻于心胸,易于阻遏阳气,滞涩血运,形成痰瘀交阻,表现胸闷如窒,心胸隐痛或绞痛阵发,苔白腻,舌暗紫或有瘀斑,当通阳化痰散结,用桃红四物场,以桃仁、红花活血化瘀,四物场养血和血,以通络脉。若痰浊闭塞心脉,卒然剧痛,可用苏合香丸,因于痰热、痰火、风痰者用行军 散,以取即刻启闭、化浊、止痛之效。 胸痹心痛、痰浊闭阻常可酌情选用天竺黄、天南星、半夏、栝蒌、竹茹、苍术、桔梗、莱服子、浙贝母等化痰逐饮药物,但由于脾为生痰之源,临床应适时应用健脾化湿之品。

方药:血府逐瘀汤。 本方基本上是由桃红四物场合四逆散加牛膝、桔梗组成。以当归、川芎、桃仁、红花、赤芍活血祛瘀而通血脉;柴胡、桔梗与枳壳、牛膝配伍,一升一降,调畅气机,行气活血。生地一味,《神农本草经》谓其能“逐血痹”,《本草求真》认为有“凉血消瘀”之功,且又能养阴而润血燥,诸药共成祛瘀通脉、行气止痛之剂。 若瘀血痹阻重症,胸痛剧烈,可加乳香、没药、郁金、延胡索、降香、丹参等加强活血理气之功;若血瘀气滞并重,胸痛甚者,可加沉香、檀香、荜茇等辛香理气止痛药物,并吞服三七粉;若寒凝血瘀或阳虚血瘀者,伴畏寒肢冷,脉况细或沉迟,可加细辛、桂枝或肉桂、高良姜等温通散寒之品,或人参、附子等温阳益气之品。若伴有气短乏力,自汗,脉细缓或结代,为气虚血瘀之象,当益气活血,用人参养营汤合桃红四物汤加减,重用人参、黄芪等益气祛瘀之品。 瘀血痹阻时临床上可选用三七、川芎、丹参、当归、红花、苏木、赤芍、泽兰、牛膝、桃仁、鸡血藤。益母草、水蛭、王不留行、丹皮、山楂等活血化瘀药物,但必须根据临床情况配伍益气、温阳、散寒、化痰、理气等药物,辨证用药,加强祛瘀疗效。另外,本病多本虚标实,病情缠绵。

方药:参附汤合桂枝甘草场。 方中人参、附子大补元气,温补真阳;桂枝、甘草温阳化气,振奋心阳,两方共奏补益阳气,温振心阳之功。 若心肾阳虚,可合肾气丸治疗,方以附子、桂枝(或肉桂)补水中之火,用六味地黄丸壮水之主,从阴引阳,合为温补肾阳之刘,与上方合用温补心肾而消阴翳。心肾阳虚兼见水饮上凌心肺,水肿,喘促,心悸,用真武场,以附子补肾阳而驱寒邪,与芍药合用,能入阴破结,敛阴和阳,茯苓、白术健脾利水,生姜温散水气,与上方合用温肾阳而化寒饮。若心肾阳虚,虚阳欲脱厥逆者,用四逆加人参汤,温阳益气,回阳救逆;若见大汗淋漓、脉微欲绝等亡阳证,应用参附龙牡汤,并加用大剂山萸肉,以温阳益气因脱。若阳虚寒凝心脉,心痛较剧者,可酌加鹿角片、川椒、吴茱萸、荜茇、良姜、细辛、川乌、赤石脂。若阳虚寒凝而兼气滞血瘀者,可选用薤白、沉香、降香、檀香、香附、鸡血藤、泽兰、川芎、桃仁、红花、延胡索、乳香、没药等偏于温性的理气活血药物。

胸痹心痛虽属内科急症、重症,但只要及时诊断处理,辨证论治正确,患者又能很好配合,一般都能控制或缓解病情。若临床失治、误治,或患者不遵医嘱,失于调摄,则病情进一步发展,瘀血闭塞心脉,心胸卒然大痛,持续不解,伴有气短喘促,四肢不温或逆冷青紫等真心痛表现,预后显然不佳,甚至“旦发夕死,夕发旦死”。但若能及时、正确抢救,亦可转危为安。若心阳阻遏,心气不足,鼓动无力,可见心动悸、脉结代,尤其是真心痛伴脉结代,如不及时发现,正确处理,甚至可致晕厥或卒死,必须高度警惕。若心肾阳衰,饮邪内停,水饮凌心射肺,可见浮肿、尿少、心悸、喘促等症,为胸痹心痛的重症合并症,应充分发挥中医药治疗本病具有安全性及综合效应的优势,警惕发生卒死。

情志异常可导致脏腑功能紊乱而发病,尤其与心病关系较为密切,《灵枢·口问》云:“悲哀愁忧则心动”,后世进而认为“七情之由作心痛”,故防治本病必须高度重视精神调摄,避免过于激动或喜怒忧思无度,保持心情平静愉快。气候的寒暑晴雨变化对本病的发病亦有明显影响,《请病源候论·心痛病诸侯》记载:“心痛者,风凉邪气乘于心也”,故本病不宜感受寒冷,居处除必须保持安静、通风,还要注意寒温适宜。饮食调摄方面,不宜过食肥甘、应戒烟,少饮酒,直低盐饮食,多吃水果及富含纤维食物,保持大便通畅,饮食宜清淡,食勿过饱。发作期患者应立即卧床休息,缓解期要注意适当休息,坚持力所能及的活动,做到动中有静,保证充足的睡眠。发病时还应加强巡视,观察舌脉、体温、呼吸、血压及精神情态变化,做好各种抢救设备及药物准备,必要时给予吸氧、心电监护及保持静脉通道。

共2页: 上一页12下一页

来源网址
用户的评价 浏览量:
1595
次 | 评论:
1
条 | 好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