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尔齿科陶琴医生解析牙周病对口腔的危害
牙周病是多因素疾病,其病因传统分为局部因素和全身因素。局部因素中牙菌斑细菌及其产物是牙周病最主要的病因,是引发牙周病不可少的始动因子。主要是口腔卫生不良,微生物的作用,牙结石刺激,特别是齿龈下牙石危害性最大。全身因素与营养代谢障碍、内分泌紊乱、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等有关。此外,创伤、不良修复体的刺激.也是病因之一。
拜尔齿科陶琴介绍说, “牙周疾病不光会让人‘掉牙’,它还是许多死亡率极高的疾病的诱因,包括心脏病、肾病、关节炎等,甚至对孕妇和胎儿产生不利影响。”在陶琴看来,“牙疼不是病,疼起来真要命”的俗话可能不仅仅是一句俗话。陶琴报告称,研究显示,牙周炎患者发生冠心病和中风的几率分别为牙周正常者的1.4倍和2.1倍;牙周病会增加呼吸道病原菌在患者咽部的定植,增加肺部感染的发生,患者发生慢性肺部感染及肺功能降低的几率是口腔卫生良好者的两倍;急性或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中有30%与牙源性感染有关;细菌产生大量的内毒素并进入血液,可引发血管内皮细胞的一系列病理反应,诱发或加重动脉粥样硬化。此外,牙周疾病作为感染病灶,还能引起多种炎症,如风湿性或类风湿性关节炎、肾小球肾炎、虹膜睫状体炎及某些皮肤病等。
陶琴还特别告诉记者,患重症牙周炎的孕妇,早产和产下低体重儿的危险是牙周正常孕妇的7.5倍。他说:“牙周病患者的口腔犹如一个‘细菌蓄水池’,尤其是牙床下,更是装满数以万计的细菌。这些细菌并非永远都在口腔内活动,它们会跟着血液的循环,进入身体其他部位如心脏或子宫,使这些部位受感染而发炎。”
据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数据显示,我国80%~97%的成年人群有不同程度的牙周问题,患有牙周疾病的占到成人总人口数的2/3。陶琴介绍说,除了孕妇之外,烟民也是牙周病的高发人群。目前,牙周病已然成为人们口腔健康的第一杀手,而且,这个杀手可能比我们想象的要厉害得多,所以一定要注意预防和保健。
陶琴说,牙周疾病可以通过生活细节自行察觉:刷牙时或咬食物时牙龈出血;牙龈红肿、碰时易出血,牙面有牙石;牙齿有不同程度的松度、咬物无力、牙根暴露;有口臭,轻压牙龈可有脓溢出;部分齿列的密合度改变。
陶医生提示从以下方面进行牙周保健:做到早晚刷牙、饭后漱口,坚持“竖刷牙法”,弃用“横刷牙法”。儿童晚上刷牙更重要,这样有利于口腔清洁,防止龋齿、牙周疾病的发生;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少吃含糖食品,特别是少吃软性甜食,多吃富含纤维的耐嚼食物,这样会增加唾液分泌,有利于清洁牙面。多吃肉、蛋、蔬菜、瓜果等有益于牙齿健康的食物;增加牙齿及口腔的抗病能力。根据自身情况选购牙膏(含氟、含中草药)、牙刷、牙线,利用牙刷或手指做牙龈按摩,经常进行叩齿运动,有利于牙齿的稳健;定期做口腔保健,儿童每半年,成人每年都要做一次口腔牙齿检查。发现牙病及早治疗,每半年去医院洗一次牙,除掉牙结石,预防牙周疾病的发生;为了保护牙齿,奉劝烟民少抽烟,最好能戒烟。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