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去哪儿
健趣网登录 关闭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选疾病:
当前状态:
希望了解:

肺吸虫病的诊断和治疗

发布日期:2014-10-25 12:53:50 浏览次数:1595

并殖吸虫病(paragonimiasis)又名肺吸虫病,为一种称人兽共患疾病,临床表现主要有发热、咳嗽胸痛咳痰等,因病变多发生在肺部故又称肺吸虫病。本病流行于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及大洋洲许多国家。

肺吸虫成虫生活时为暗红色虫体形状随其蠕动伸缩而改变,大小长为7~12mm,宽为4~6 mm,厚为2~4 mm。北京友谊医院北京热带病研究所纪爱萍

生活史:本病为一自然疫源性(或人兽共患病),其自然终末宿主为猫,犬科多种动物,已知者有家猫、野猫、虎、豹、猞猁、狮、家犬、狼狐、猪、獾等。虫卵随病人或病兽的痰或粪便排出到水中或潮湿土壤内,其中胚细胞开始发育,在25~30~C约经3周形成毛蚴;毛蚴在水中游动迅速,在20~25~C时可生活24小时左右。进入淡水螺体内再经一个月左 vb右逐渐成熟,进入淡水蟹及蝼蛄类体内,在我国已证实者有9属,21种。人或动物被感染是由于食入含有新鲜囊蚴的淡水蟹或蝼蛄等。

人被感染除去直接食入外,尚可因食具、手被活囊蚴所污染而食入。此外喝被囊蚴污染的河水或溪水亦可被感染。

根据试验在蟹体内的囊蚴,加热处理,摄氏55℃30分钟才死亡,70℃时则需10余分钟才死亡,如将其浸泡在10%盐水中72小时后约有40~50%存活。浸泡在绍兴酒(含酒精约12.2%)内72小时约有48~87%仍存活。

肺吸虫囊蚴当被吞食后,约30~60分钟即在上段小肠内经胆汁等消化液的作用而脱囊,脱囊后尾蚴穿过肠壁到达腹腔,在腹腔内幼虫先钻入腹壁肌肉内,稍稍发育,约一周后再逸出到腹倥内。可暂时侵入肝脏或穿透横膈到达胸腔,在胸腔内生活数日至十几日后侵入肺实质,并在肺内定居发育,约经60~80天后即成熟排卵。

虫体虽大多穿过横膈进入胸腔,但亦可继续在腹腔内窜行,侵犯肝脏、脾脏、肾脏形成囊肿。虫体亦可直接沿神经根侵入脊椎管在脊髓旁形成囊肿,破坏或压迫脊髓,造成截瘫。窜向下腹可侵及膀胱或沿腹股沟管到阴囊,引起精索及阴囊内病变,有的虫体可穿过腹壁肌至皮下组织,并到处游走成为游走性皮下结节

有些虫体可以在纵隔内游窜,进入心包致成心包炎。或沿纵隔血管向上到达颅底,再经颅底孔进入颅内,开始多侵犯颞叶及枕叶,主要病变为虫体穿行及暂时居留而形成互相沟通新旧不一的隧道及脓肿,在脑内多可找到虫体或虫卵,时间久后也可成为具有厚壁之脓肿,其壁也可部分钙化,有时虫体可向顶叶或底节、内囊视丘处穿行,甚而穿入侧脑室,引起种种严重症状甚或死亡。如侵入脊髓可引起截瘫,虫体侵犯小脑者较少见。虫体偶可侵入到眼眶内致成视力及眼球运动失常。

临床症状及体征

早期可有腹痛、腹泄、食欲不振皮疹、发热、胸闷、咳嗽等。因本虫可以侵犯全身各处,依侵犯部位不同可以出现不同的临床表现。

胸肺型这是卫氏并殖吸虫病中最多见的一种类型。主要表现为胸膜炎症状、胸痛、胸腔积液,咳嗽,咯果酱样血痰。

中枢神经型(或脑脊髓型) 常同时有胸肺型并殖吸虫感染,症状亦由于侵犯部位而异临床表现亦多样化。主要症状为头部间歇性胀痛,有的剧烈者可伴有恶心呕吐,是由于颅压增高或脑膜受侵所引起。其次为癫痫样发作(可呈现小发作或大发作类型)及瘫痪,可侵犯一个肢体也可为半身。有时表现为脑膜炎样症状,剧烈头痛、呕吐、颈强直,因脑部受损部位的不同,可出现偏盲失明、各种类型盲症(精神盲、色盲、文字盲等)或失语症等。脊髓型者虽属少见,可先出现知觉异常,如下肢麻木感、刺激感,继而发生一侧或双侧下肢瘫痪,大小便失禁等,小脑受损者较罕见。

皮下型多与其他型并存,约有3%~20%患者出现皮下结节,大小为1~3 cm(直径)多位于腹部至大腿间,亦可见于胸、背部或出现于四肢及颜面部。

【诊断】

1、流行病学史凡有前述各种症状,诊断不明而又来自本病的流行地区者,特别是有生吃螃蟹或蜊蛄史者均应考虑有本病的可能性。最重要的是否在当地吃过各种可以做为并殖吸虫第二中间宿主的蟹类,吃的方式方法(生食及半熟食被感染的机会更多);是否生吃过可以做为延续宿主的动物肉(如猪、野猪、鸡等)。

2、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

痰、大便、胸水查找并肺吸虫虫卵。

免疫学检查 肺吸虫抗体检测。

x线检查:胸片、头颅核磁检查。

3、其他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检查:白细胞正常或轻度增加,分类中是酸性粒细胞增多。

(2)胸水渗出性,经常有嗜酸粒细胞,胆固醇及脂肪小滴,有时可以到找虫卵。

(3)脑脊液 急性期变化明显,白细胞增加,其中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蛋白质增多。

【治疗】

吡喹酮为治疗血吸虫病及其他各种吸虫病的广谱特效药。

肺吸虫病的治疗剂量为每日每公斤体重75mg,(体重以60公斤为上限,即体重大于60公斤者按60公斤计算),每日剂量分3次口服,连服5日。

可以复查血常规,通过噬酸性粒细胞的变化观察疗效。治疗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来源网址
用户的评价 浏览量:
1595
次 | 评论:
1
条 | 好评:
0